仙桃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1991)
1991年大事记
4月
18日,市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CL—4M肿瘤常见病电脑分析仪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被组委会赞誉为“人类防癌新曙光”。
26日,市直机关1 500多名党员干部在沔阳剧场聆听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长女焦守凤、长子焦国庆介绍焦裕禄生前的事迹报告。
5月
17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仙桃市科技兴工战略实施方案》。
27日,市委、市政府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工作经验被中共荆州地委、荆州地区行署在全区推广,此后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将该经验批转全省。
6月
22日,市贝雕工艺厂生产的淡水贝立体贝雕船获1991年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银杯奖。
6月30日-7月13日,全市遭受百年罕见的暴雨袭击,受渍农田150万亩, 80万亩绝收改种,受灾人口115万人,因灾倒塌民房13 263间,因灾损坏民房32 126间,因灾死亡12人、受伤908人,直接经济损失57 400万元。全市投入救灾款物折款9 500万元,发放救灾资金1 163万元,市直单位干部职工捐款232万元、衣物20多万件。13 263名干部职工奔赴抗灾一线,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抽调医护人员788人次,组成130个医疗队到重灾区巡回治疗,为灾区病人免费治疗22万人次。由于生产自救措施得力,当年农业仍获较好收成。
7月
15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向在抗灾抢险中光荣牺牲的张友军同志学习的决定》。张友军生前是剅河镇范关办事处副主任,7月14日在抢险中为保护民堤英勇献身。省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共青团中央授予他“抗洪救灾模范青年”称号,省委、省政府授予他“抗洪抢险英雄”称号。荆州地委、行署授予他“抗洪英雄”“优秀知识分子”称号。
8月
28日,市委、市政府在市委小礼堂召开抗洪救灾表彰大会,表彰杨林尾镇塘嘴村党支部等57个红旗单位,郑场卫生院等131个先进单位,田冬明等130名标兵和1 172名先进个人。
9月
6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开放强市的决定》。《决定》提出开放强市的基本思路和1995-200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以及开放强市的措施。
10月
15日,“仙桃”牌单层晴纶毛毯被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授予国家银质奖章。
25日,仙桃市被评为“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县(市)”
29日,全市第一家乡镇少数民族教育电视台在沔城回族镇建成。
11月
三伏潭皮影戏艺术剧团在上海演出28场,观众达3.6万人次。
12月
10日,由市汽车运输总公司与香港伟佳食品公司合资兴办的仙桃伟佳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为全省第一家直达香港的运输企业。
14日,仙桃市被评为全省第一批食品卫生达标县(市)。
31日,市兽医站开发的“鸡新城疫工系苗气雾免疫技术推广与应用”获省政府丰收成果二等奖。
同年
市经编毛毯厂生产的单层经编毛毯在全国开展的“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中被评为国优产品。
仙桃市获“湖北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市”“全国水利综合经营突出贡献集体”称号,获国家水利部颁发的金杯奖。
全市外贸收购总额31 000多万元,连续7年居湖北省县(市)第一。乡镇企业总产值19.2亿元,居全省县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