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1984)
1984年大事记
1月
1日,仙桃镇钱沟、何李、新生、菜园等4个村首创农民退休制度,有410名年满60岁的农民办理了退休手续。
同月,沔阳麦芽厂破土动工,1986年10月竣工投产。投资3327万元,生产能力为年产啤酒用商品麦芽2万吨。
沔阳恢复区乡建制,撤销人民公社。全县设8个区,10个县辖镇(其中镇区合一的有3个),70个乡,8个乡级镇,10个街道办事处,649个村民委员会,4780个村民小组。
县直党政机关进行机构改革,县委机关只设6个工作部门,县人民政府由50个部门裁减为30个。
2月
1日,陈场蛋品加工厂生产的松花皮蛋获农牧渔业部和省、地优质产品奖。
2月10日—3月10日,全县第一次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制宣传月”活动。
3月
21日,县委、县政府在仙桃召开劳动致富先进户表彰大会。
30日,县农业银行撤销原公社信用社,建立乡镇信用合作社89个,分社15个,站点466个。9月,全县信用社实行股金保息分红制度。
同月,沔阳被确定为湖北省杂交水稻高产示范中心样板县。
4月
沔阳被列为全国沼气建设重点县。
县棉纺厂、丝织厂、内衣厂、农机修造厂、机械厂、轴承厂、化肥厂等20家企业首批实行厂长负责制。
全县党政机关实行干部岗位责任制。
沔阳师范学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师范学校。
5月
1日,县个体运输服务公司成立。随后,各区镇分别成立“个体运输服务站”。
23日,县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作出10条规定,保护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的合法权益。
6月
中共沔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经商。
荆州地区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在沔阳发现隋代郡治与唐代的复州城等古城址和明代兰亭端砚1件。
在全县13所中学学生中招选飞行学员29人,为全国县级所少有。
8月
1日,沔阳开始县、乡(镇)人民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历时两月结束。直接选出县第十届人大代表508名,乡镇人民代表5720名。
同月,全县64个商业零售企业实行体制改革,中小型企业采用“国家所有,集体经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的经营责任制;中型企业实行厂长(经理)承包负责制。
9月
15日,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农民颁发土地使用证,土地承包期延长到15年以上。
27日,县信用合作社首届社员代表大会在仙桃召开。
同月,沔阳中学应届毕业生331名,选送空军3人,被全国高等院校录取294名,升学率为88.8%;考生的数学成绩在省内获三个第一:均分第一(75.49)、高分第一(112)、及格率第一(85.9%)。
湖北省和荆州地区劳动人事部门在沔阳进行劳动计划体制改革试点,改指令性劳动计划为指导性劳动计划,实行的办法是全民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与全民职工人数增长挂钩浮动。
10月
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波特利(匈牙利人)、克里(英国人)到胡场麻港粮站考察两低(低气、低药)密闭(圆型料薄膜复盖)分级储粮法。
20日,全国著名柑桔专家、华中农学院教授章文才来沔阳考察指导柑桔生产。
11月
15日,全县开始冷链运转,建立单月为全县统一接种月,接种菌苗有“白百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等。
20日,省物资局向沔阳乡镇企业和运输专业户出售汽车53辆。
12月
中旬,菲律宾政府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彭场棉花加工厂。
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任重、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赵辛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宁夫来沔阳视察。王任重为《沔阳党史》和《沔阳人物》题写了书名。
同月,仙桃叶王村建成沔阳县第一个楼房村,有250户农民迁进新居。
同年
县公路质量管理活动小组进行油路翻修旧石再生试验成功。荣获交通部“优秀成果奖”。该小组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联合授予“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中共沔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关于放活有关部门科技人员的意见”,首先对杂交水稻种植和渔业生产实行有偿技术承包。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过10亿元大关,对比198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